腋臭是怎么引起的
腋臭又稱狐臭、臭汗癥等,是由患者腋窩、外陰、口角等部位的大汗腺(又叫頂漿腺)排泄的汗液,脂肪酸比普通人高,呈淡黃色,較濃稠;脂肪酸達到一定濃度,經皮膚表面的細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的分解,產生不飽和脂肪酸而發(fā)出臭味。其和狐貍肛門排除的氣味相似.
腋臭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四點:
腋臭產生的原因1、頂泌汗腺性臭汗癥
頂泌汗腺只存在于腋窩、乳暈、臍窩、肛門、外陰和外耳道等部位,除腋窩外,該腺體在其他部位的功能極弱 產生的汗液極少。頂泌汗腺分泌的汗液初始是無菌的,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汗液中的有機物,形成具有特殊臭味的短鏈脂肪酸和氨,導致了頂泌汗腺性臭汗癥的發(fā)生。
腋臭產生的原因2、小汗腺性臭汗癥
常發(fā)生于掌跖和間擦區(qū),小汗液常為無色無味,然而在多汗情況下,汗液被皮膚表面寄生細菌分解,釋放脂肪酸等即產生特殊的臭味;另一些物質如大蒜、砷劑可通過小汗腺排泄造成臭味。
腋臭產生的原因3、精神或神經系統(tǒng)受損時(如偏執(zhí)狂、精神分裂等)也可產生臭汗癥。
腋臭產生的原因4 、腋臭的發(fā)生可能與遺傳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