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角截骨術的過程:
1、下頜角截骨術的切口設計:自耳垂下皺襞處沿耳后基部上行至中上1/3處向后延伸至發(fā)際,沿發(fā)際向下達下頜角平面。在皮膚表面用亞甲藍標出下頜角位置、下頜緣以及頦孔的體表投影位置。截骨線同前依Kamiishi截骨線在皮膚表面標出截骨線投影。
2、下頜角的顯露:首先沿耳后切口線在耳后筋膜淺層平面翻起耳后皮瓣,到達胸鎖乳突肌前緣后,在腮腺咬肌筋膜淺層向前分離至下頜角表面。用左手示指觸及下頜角中心部位,右手持蚊式鉗順下頜緣平行方向鈍性分離咬肌筋膜達骨膜表面,切開骨膜后用骨膜剝離器沿下頜骨下緣在骨膜下分離咬肌附著點,并用下頜緣剝離器或剝離子將下頜骨側緣軟組織略剝離1.5―2.0cm寬,用深部直角拉鉤拉起咬肌游離端,用淺部直角拉鉤將下頜角后緣軟組織拉開,用腦壓板沿下頜角后緣內側面緊貼骨面插入已剝離好的腔隙內保護深部軟組織,至此,下頜角前后緣均已充分顯露。依術前曲面斷層X線片設計的截骨量,用亞甲藍在下頜角上方標出截骨線,截骨寬度最寬處約1.5cm,長度為5.5―7.0cm.
3、用來復鋸或裂鉆沿截骨線截除肥大的下頜角,下頜角截骨術時注意保護周圍的軟組織勿受損傷,尤其當用裂鉆切割時,不可使軟組織進入手術野,否則高速旋轉的鉆頭將造成軟組織的撕裂傷。用小骨刀沿截骨線輕輕鑿斷部分骨連接處取出截下的骨塊,用手指觸摸截骨面是否平整,用瓜形鉆磨削平整截骨斷端的銳利面,并將截面修至較圓滑為止。
4、如伴有咬肌肥大者,在下頜角截骨術時可在咬肌后緣中部用4號絲線縱行縫合2~3針作為牽引線,而后在組織鉗牽引下將咬肌中層分離出,用電刀切除。切除咬肌時注意保護咬肌的附著部不被切除,以保證所保留的咬肌能重新與下頜緣牢固結合。截骨面壓迫止血后沖洗傷口,骨蠟止血難以奏效,因下頜緣截骨斷面內外骨皮質間距離可達1.0Cm以上,呈空洞隧道狀,骨蠟根本無法填平。確認無活動出血后放置負壓引流管,逐層縫合切口??p合耳后皮瓣時,可將皮瓣向后上方提緊切除多余部分后縫合,可起到頜頸部皮膚提緊術的作用。
5、下頜角截骨術后做縫合切口后加壓包扎。
越來越多的女性對自己的下頜角特別關注,為了讓自己能擁有瓜子臉,人們都在通過下頜角截骨術讓自己的下頜角變得美麗。當然下頜角截骨術是頜面整形中最為有效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