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牙齒受到外力,或因為蛀牙、牙周病,而導致牙隨發(fā)生嚴重的發(fā)炎,甚至壞死時,必須進行根管治療,否則,發(fā)炎細胞會引起劇烈疼痛,并且進入牙根周圍的牙周組織,引起齒槽骨的破壞,造成牙齒開始松動無法咀嚼,最后,便必須將牙齒拔除。
那么,什么是根管治療呢?
專家指出,根管治療是針對牙齒、牙髓、根尖病變的一個治療過程。根管治療術(shù)是通過清除根管內(nèi)的壞死物質(zhì),進行適當?shù)南?,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nèi)容物對根尖周圍組織的不良刺激,防止發(fā)生根尖周病變或促進根尖周病變愈合的一種治療方法。
那么,為什么做過根管治療的乳牙不易脫落呢?其主要有以下幾種解釋:
1、根管治療后,牙齒缺乏血供,牙根變得堅硬,有機成分減少。
2、因根尖炎而根管治療的牙齒確實會引起骨密度增高。
3、如果做根管治療的牙是比較早期,如兩三歲的乳牙,還可能使牙根與周圍骨質(zhì)形成骨性結(jié)合,從而難以吸收。
4、根管充填物不利于吸收:如使用塑化液的乳牙(當然很少見,但在某些地方醫(yī)院也存在此類情況)或錯誤的使用了牙膠尖等。
5、由于做過根管治療的乳牙一般都伴有較嚴重的齲病,加之牙體本身較脆,恒牙萌出的過程中使部分牙根和牙冠碎裂,而引起部分乳牙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