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齜贅皮修整術式介紹
“內眥贅皮”是遮蓋內眥部垂直向的半月狀皮膚皺折,常由上瞼向內眥部延續(xù)形成,皆為雙側性。內眥贅皮與種族差異有密切的關系。最常見于中亞、北亞、東亞等地區(qū)的蒙古人種中,故又稱“蒙古褶”。內眥贅皮為垂直皮膚皺折,自然在垂直方向形成皮膚張力,而重瞼所形成的皺折為橫向,睜眼形成重瞼溝時,也為垂直方向的拉力。故內眥部重瞼線成形于贅皮之上,由于張力的作用往往形成不了重瞼溝。如果強行成形,由于張力過大,會造成睜眼時的沉重感,長期會感到疲勞,還會造成假性上瞼下垂,而且由于張力的作用,還會形成較明顯的疤痕。如果重瞼線成形于贅皮之下,由于贅皮的遮蓋,重瞼皺折的內側不能顯現,就形成了所謂的“半雙”眼皮,外觀并不美。故在行重瞼術時,如遇較重的內眥贅皮情況,應在重瞼的同時,對贅皮予以矯正,這樣就可有良好的重瞼效果,同時還可擴寬瞼裂。
內眥贅皮的分類
內眥贅皮在臨床上,可將其分為單純的內眥贅皮和復雜的內眥贅皮。前者是僅有內眥贅皮,眼裂略有縮小,單瞼或內雙,而無其它畸形;后者則伴有眼裂明顯縮小,眼瞼皮膚和皮下組織增厚、眼輪匝肌發(fā)育不良、瞼板短而窄,常有上瞼下垂(眼睛睜不大)。
內齜贅皮修整術
內齜贅皮修整術的目的是去除內眼角的皮膚皺褶,顯露淚湖和增大眼裂。治療時,只有在青春期后單純的內眥贅皮仍明顯者才需手術治療。我們一般在行重瞼術的同時行內眥開大術,輕者可直接剪開贅皮后縫合皮膚切口,較重者則應行“Z”字改形術。后者雖然可能在內眥部皮膚上留下長0.5cm的切口線,但經手術開大的眼裂會使眼睛增色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