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孔狹窄或閉鎖多發(fā)生在局部感染或鼻部灼傷后,解放前常見者多為天花所引起,目前多是灼傷后所遺留。此種閉鎖多為雙側性,且多為完全性閉鎖,因此失去正常的鼻部呼吸功能,而以口代呼吸。鼻孔周圍常有堅實肥厚的疤痕組織,有時與鼻翼、鼻小柱等拉往一處,造成畸形。
鼻孔狹窄或閉鎖必須要待原發(fā)病灶痊愈,疤痕組織軟化,無上呼吸道或局部化膿性感染的情況下,方可施行整復手術。如前鼻孔僅有部分疤痕性狹窄,手術治療較為簡單,可采用Z成形手術原則處理。如鼻孔已全部閉鎖,則應將鼻孔口疤痕全部切除,然后在創(chuàng)面上進行植皮。
手術方法
一、鼻唇溝皮瓣法,適用于鼻孔輕度狹窄的病例。
在患側鼻底依照設計線切開,向兩側剝離皮下組織和鼻翼基底部,使鼻孔開大。鼻孔開大后根據鼻底創(chuàng)面的大小于鼻孔外側設計一個相應寬度,長度略長的三角形皮瓣。按設計線切開并掀起皮瓣,將皮瓣轉移至鼻底缺損處縫合。供皮瓣區(qū)經向周圍剝離后分層縫合
二、交錯皮瓣法,適用于中度鼻孔狹窄,鼻孔中央僅為一小孔者。
以中央小孔為中心,分別順時針向鼻尖和鼻底各做一弧形切口,切口深及鼻孔周圍瘢痕組織的一半,并在此層掀起皮瓣;在鼻孔內側仍以中央小孔為中心,逆時針各做一弧形切口,將里層的粘膜瓣翻向外側;外層皮瓣翻向里側,縫合于新鼻孔創(chuàng)緣。
三、植皮法,適用于重度鼻孔狹窄,鼻孔下段瘢痕粘連阻塞通氣者。
在鼻孔處按照正常鼻孔大小圓形切開,切除鼻孔下段內的瘢痕組織。切取稍大于鼻孔內創(chuàng)面的中厚皮片,將皮片創(chuàng)面向外包裹于與鼻孔直徑相當的橡皮管外。縫合皮片相對緣,于皮片的里側邊緣縫兩針牽引線,此線從橡皮管內穿出,拉向管外。將包有皮片的橡皮管插入鼻孔,收緊牽引線??p合皮片的外緣與鼻孔緣,為防止術后鼻孔收縮應當放置橡皮管擴張鼻孔6~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