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內資料及臨床經驗,中國人的駝峰鼻一般較外國人輕,鼻背較寬,鼻翼寬大,鼻尖過長者,較西方人少得多,多數人通過鑿除駝峰,即可矯正。那么,駝峰鼻矯正術過程是怎么樣進行的?經典整形網采訪相關整形醫(yī)院的鼻部整形專家。
駝峰鼻矯正術的手術過程有以下幾個步驟:
駝峰鼻矯正手術過程第一步:在進行駝峰鼻矯正手術前首先要經過嚴密的手術設計。
1、標記切口一般選擇鼻翼軟骨和側鼻軟骨之間的粘膜切口。
2、標出駝峰截除線,男性患者,從鼻根之鼻尖畫一條連線,線以上部分即為應截除部分。女性患者,截骨線應在鼻根與鼻尖連線的稍下方,截除的范圍宜稍大,使手術后鼻背成為一條弓背向下的曲線。
駝峰鼻矯正手術過程第二步:麻醉常規(guī)局部浸潤麻醉。
駝峰鼻矯正手術過程第三步:駝峰鼻矯正手術操作。
1、麻醉后,手術者用左手示指頂在患者右側鼻翼溝內,翻開鼻翼。顯露鼻翼軟骨和鼻側軟骨結合處。用手術刀切開兩者之間的粘膜,用鈍頭眼科剪刀在側鼻軟骨的表面游離到梨狀孔邊緣,然后再在患者左側鼻孔做同樣的切口和分離,使兩邊切口相通。
2、用骨膜剝離器推開鼻骨表面的骨膜,向上游離到鼻根部,向兩側游離到鼻面溝,以顯露出上頜骨額突的基部為限。
3、用剪刀剪出標記線內發(fā)育過高的鼻中隔軟骨和側鼻軟骨,由助手固定好患者的頭部,手術者用鼻鋸從右向左,再從左向右鋸斷骨峰,鉗出骨塊。
4、 用手觸摸鼻背是否圓滑流暢,觀察鼻背有無偏斜,并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調整。
5、將鼻鋸插入鼻面溝內,將上頜骨拉出一條溝,不要將上頜骨鋸斷,一方損傷粘骨膜,影響鼻骨的穩(wěn)定性。如果用骨鑿,則先在犁狀孔邊緣用圓鑿或平鑿垂直向下鑿開一個缺口,以不穿破鼻腔粘膜為度,再將具有單側或雙側保護的窄鑿經此切口插入,斜形向上鑿至鼻根處,同樣要求兩側截骨線一致,然后用手指在兩側鼻背向中間按壓,造成上頜骨額突骨折,鼻骨移位并向中間靠攏,閉合截除駝峰后的鼻骨創(chuàng)面。這樣可以縮窄鼻背。操作時,手術者用右手扶鑿,將左手放在鼻骨處觸摸引導,由手術助手均勻用力敲擊,避免用力過大,以免發(fā)生意外。
駝峰鼻矯正手術過程第四步:駝峰鼻矯正手術后處理。
駝峰鼻矯正術的過程需要的時間:
駝峰鼻矯正術時間一般為兩小時左右,一般來說,駝峰鼻矯正術后可達到良好的矯正效果,且不遺留可見的手術痕跡。
駝峰鼻矯正術方式優(yōu)缺點對比:
1、鼻孔內進路全鼻整形術:
又稱為Joseph氏手術。此矯正術先在鼻孔內鼻側軟骨和鼻翼軟骨之間做切口,進行潛行分離,之后截除鼻背的駝峰,再用骨銼將骨和軟骨的截除面銼平。
優(yōu)點:隱蔽性好,術后疤痕不明顯。
缺點:盲目性較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經驗才能取得成功。
2、至鼻根頂部的斜行截骨術:
適用于中度和部分重度型駝峰鼻,即鼻根高度較低,鼻根寬度較窄。
優(yōu)點:效果顯著,適用廣。
缺點:因截骨線傾斜角度大而操作困難,且易導致局部骨質破壞。
3、鼻孔外進路全鼻整形術:
又稱為Anderson氏與Ries氏法。此駝峰鼻矯正術先在鼻中柱的中1/3與下1/3的交界處及鼻翼軟骨的內側腳和外側腳的前緣做一鼻孔邊緣切口,通過皮膚駝峰鼻矯正術切口,將外鼻的皮膚向上掀起,直至鼻骨的下緣,該矯正術切開骨膜并通過骨膜切口將鼻骨的與其表面的骨膜、肌肉和皮膚分離,進而在直視下完成鼻背駝峰截除、鼻背縮窄和鼻背下部的改造。
優(yōu)點:實用性強,且適合于我國大多數人的鼻整形。
缺點:在鼻小柱的中1/3和下1/3的交界處做一橫切口,此切口對有瘢痕體質的年輕人可能產生明顯的瘢痕。
經典整形網小編對進行駝峰鼻矯正術的點評:
駝峰鼻矯正后遺癥是很小的,這可以通過它的手術過程得知。手術需要鑿除成角凸出的硬骨和軟骨組織,縮短鼻子的長徑,修復鼻端等步驟。術后包扎固定也是手術成敗的關鍵。鼻腔內填充碘仿紗條,鼻外以牙印膠膜或石膏繃帶等制成的小夾板固定制動,并用彈力繃帶將兩眼包括在內一起包扎一至兩天。以減少腫脹淤血。對于外傷引起的駝峰鼻,治療的原則同先天性駝峰鼻畸形,但是具體的操作要結合不同畸形特點進行矯正。小編在這里還是提醒各位愛美者,如果想進行駝峰鼻矯正術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醫(yī)療美容醫(yī)院進行,這樣才能保證手術的效果及安全性。